
7月22日,国新办举行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在发布会上表示,将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,加快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。
以下针对答记者问进行部分内容摘要:
数据基础设施建设
数据基础设施是数据基础制度落地和数据高效开发利用的基础承载,是全面促进数字中国、数字经济、数字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。
具体来讲,数据基础设施是在网络、算力等设施的基础上,围绕数据汇聚、处理、流通、应用、运营的全生命周期,构建适应数据要素化、资源化、价值化的基础设施。
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项目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系统集成,既包括平台、系统等“硬”的设施建设,也包括标准规范、体制机制等“软”的制度设计,同时,还包括隐私保护、数据标识登记等技术创新的应用。
近期,国家数据局正在组织编制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》,力争在当前情况下,说清楚数据基础设施的概念、发展愿景和建设目标,凝聚社会共识,明确建设方向,推动构建协同联动、规模流通、高效利用、规范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服务体系。
下一步,我们将按照更加注重系统集成、更加注重突出重点、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的要求,持续推进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建设,为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、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作出新的贡献。
算力是新质生产力
数字经济时代,算力是新质生产力。
截至今年3月底,(“东数西算”工程中的)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算力总规模超过146万标准机架,整体上架率为62.72%,较2022年提升4个百分点;东西部枢纽节点间网络时延已基本满足20毫秒(ms)要求;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,部分先进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达到80%左右,新建数据中心PUE(电能利用效率)最低降至1.10。
去年底,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,部署了统筹通用算力、智能算力、超级算力协同计算,统筹东中西地区及大中小城市协同布局,统筹算力、数据、算法协同应用,统筹算力和绿色电力协同建设,统筹算力发展和安全协同保障等五项重点任务。
一体化算力网是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拓展和深化,建设目标是在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基础上,推动全国范围内算力资源高效协同调度,形成跨地区、跨部门发展合力,为全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普惠、易用、低价、绿色、安全的公共计算服务。
实施意见中,还提出了一些需要加大努力才能实现的具体指标。比如,到2025年底,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%以上;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%等。
下一步,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,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,加快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。具体包括:推动多源异构算力协同发展,促进各类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;推动国家枢纽节点和需求地之间400G/800G高带宽全光连接,引导电信运营商提升“公共传输通道”效能,推进算网深度融合;推动行业数据和算力协同,实现数据可信流通,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和治理水平;推动算力电力融合发展,强化枢纽节点与非枢纽节点的协同联动,支持绿电资源丰富的中西部非枢纽节点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;推动提升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安全防护能力,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。